(1)基本概念:点阵、晶系、Bravis 点阵、原胞、间隙
- 点阵的概念与基本特征,与晶体结构的区别
晶体结构 = 点阵 x 结构单元
- 晶胞与点阵常数(α,β,γ,a,b,c)的概念

- 7 大晶系的点阵常数的关系和特点
- 14 种 Bravis 点阵的分类

- 7 大晶系的对称性规律
n 次旋转对称性:绕某个轴将晶胞旋转360/n°后晶胞与原晶胞完全重合
- 晶胞和原胞的概念、区别
晶胞:
- 直观地反映点阵的对称性
- 体积尽可能小,单不一定是最小
原胞:体积最小,仅含有1个结点,但往往不易看出对称性
(2)晶面和晶向指数 的标定:指数标定↔晶胞图中画出
- 晶面指数标定: 五步法(注意原点的选取)
- 晶面族{100} {110} {111}
- 晶向指数的标定:坐标法(四步法)
- 晶向族<100> <110> <111> <112>
- 六方晶系
(3)非常常见的晶体点阵、结构:纯金属
- FCC - Cu, Al, γ-Fe
- BCC - α-Fe, 碱金属,Mo
- HCP - Zn, Mg, 石墨

(4)三种典型晶体的两类重要间隙:位置、数目、大小
FCC BCC HCP 间隙大小,哪个的密排程度高
(5)堆垛次序:FCC、BCC、HCP,密排面、密排方向
- FCC {111}: ABCABC
- HCP {0001}: ABABAB
(1)两种微观方式:滑移、孪生 滑移和孪生的概念、特点
(2)三种典型晶体在室温下的滑移系统
- FCC晶体的S.S.:{111}<110> 4×3
- HCP晶体的S.S.:{0001}<112ˉ0> 1×3
- BCC晶体的S.S.:{110}<111> 6x2
(3)Schmid 定律:含义、应用
τ=A0Fcosλcosϕ=σμ
滑移初始条件:τ=σμ=τc
(4)取向胞(主要是立方晶系)、转动规律(初始 S.S.、双滑移系统)、最后的稳定取向、切变量
看教材例题/课后习题(P151,3-{8, 9, 10} ),易出大题

(5)参考面、参考方向的变化
参考方向变化公式:D=d+γ(d⋅n)b
参考面变化公式:\vec{A}=\vec{a}-\gamma \left( \vec{a}\cdot \vec{b} \right)\vec





映像规则只适用于FCC、BCC,因为τ = σcosλcosϕ,两个角度不好定
而对于HCP,S.P.都是(0001),ϕ不变,τ的方向只由λ决定,故好定。
(6)孪生:四要素(三种典型晶体结构)、基本特点、伸缩规律
孪生系统=孪生面+孪生方向
FCC: {111}<112>
BCC: {112}<111>
HCP: {10ī2}<ī011>
基本特点 孪生时原子的运动、相邻的两层间原子的相对位移 61[11ˉ2ˉ]、切变量 λ=2cot2ϕ
Mg Zn 伸缩规律 锐角区缩短,钝角区伸长

位错易考大题;位错应力场、柯式气团、Shockley 分位错、Frank 分位错只考基本概念/特征;
螺位错 刃位错 分位错基本概念 位错反应
(1)缺陷的分类
点缺陷 线缺陷 面缺陷 体缺陷
(2)点缺陷的基本属性
肖脱基缺陷(Schottky defects):只有空位,而没有间隙原子
弗兰克尔缺陷(Frankel defects):空位-间隙原子对(pairwise)
点缺陷是一种热力学平衡的缺陷,在平衡浓度下晶体的Gibbs自由能最低,因而最稳定
(3)位错的几何性质:概念、基本类型、普遍定义、柏氏矢量、位错的运动、位错密度与变形速率

l×v 规则:当柏氏矢量为 b 的位错线 l 沿 v 方向运动时,以位错运动面为分界面,则 l×v 所指向那部分晶体必沿着 b 的方向运动。(可由 b,l 反推 v)
位错密度:ρ=VL=A⊥N
切变速率:γ˙=bρvˉ (vˉ - 位错的平均滑移速率)



f=dldF=(σ⋅b)×ν
σ=⎣⎢⎡σxτyxτxzτxyσyτzyτxzτyzσz⎦⎥⎤ν=dldl



## 第四章 界面
无大题
(1)界面的分类
按照界面两边物质的状态分类
固体的界面可一般可分为表面、晶界和相界面:
表面(surface):表面是指固体与气体或真空的界面。
晶界(grain boundary):组成和晶体结构相同、但取向不同的两部分晶体(晶粒)的界面。
相界(interface):相邻不同晶相之间的交界面。
(2)晶界的空间自由度(Degree of freedom, DOF):
空间自由度是描述晶界两个相邻晶粒的相对取向。
二维晶体,几何自由度为2;三维晶体,几何自由度为5
吉布斯自由能是相变的驱动力
FeC 相图 可能出大题
各种反应 如 包晶 等的判断
无大题,1~2 小题,注重概念
J=−D(∂x∂C)
∂t∂C=D∂x2∂2C
D=D0exp(−RTQ)
抛物线扩散规律:C=C(β), β=2Dtx
Kirkendall Effect
在置换式固溶体的扩散过程中,放置在原始界面上的标志物朝着低熔点元素的方向移动,移动位置与时间成抛物线关系。
主要原因: 低熔点组元扩散快,高熔点组元扩散慢
扩散的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

均质/非均质形核
搅拌速度对溶质浓度分布的影响(p37 table)
ΔGΔGV=34πr3ΔGV+4πr2σ=−TmLmΔTLm 相变潜热


无大题
弹性应变能的引入
塑性形变(例题变种)
拉伸压缩转轴
位错 基本性质;受力运动;
FeC 组织 杠杆定律;固态相变 involved